变压器智能化技术方案四方特变电工智能电气有限公司2012-3-931智能组件整体配置32变压器测量IED33有载调压IED34冷却器控制IED35监测功能组主IED1236局部放电监测IED1337光纤绕组测温IED1438油中溶解气体IED1439综合诊断系统16411642电源171851出厂试验1852现场试验18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工程概述本文是变压器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智能变压器是由变压器本体、内置或外置于变压器本体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组成,实现对变压器的测量、控制和监测功能。变压器器智能组件是由测量、控制、监测等IED集合而成,承担变压器本体智能化的核心功能的一种变压器组件,通过电缆或光纤与变压器本体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通常安装于变压器本体近旁。CSC1700变压器智能组件安装于主变就地智能柜内,集成测控、非电量保护和监测功能,实现了主变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产品满足智能变电站建设要求,依据Q/GDW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Z410-2010《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设计,即:一次设备采用“一次设备本体+传感器+智能组件形式”;在硬件处理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同一电压等级的同一类设备宜多间隔、多参量共用状态监测IED,减少硬件装置硬件数量;状态监测IED之间或状态监测IED与后台系统间宜采用DLT860标准通信,通信网络宜采用100M及以上高速以太网。本方案的变压器智能化的测控与监测项包括:变压器测量油位接点油位连续监测顶层油温底层油温绕组模拟温度计环境温度铁心接地电流冷却器智能控制有载调压智能控制局部放电监测光纤绕组温度监测油中溶解气体监测(色谱法)本方案的变压器智能化的保护功能包括非电量保护主变中性点合并单元注:根据工程经验,此设备可能由二次专业招标,如果本工程需要,我方也可提供,其产品由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授权我司使用。变压器智能组件依托生产管理系统(PMS)建立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和评估系统,结合变电站站控层设备和远方管理中心的监测服务器共同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系,最大程度上让变压器智能组件融入现有电力系统。变压器智能组件分属于不同的安全分区内,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和《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的要求。变压器智能组件的基本技术特征如图所示为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信息互动化。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CSC1700系列变压器智能组件基本技术特征示意图测量数字化:传统测量全部就地数字化测量;重要参量由接点信息转化为连续测量信息(如油压、气体聚集量等)控制网络化:受控部件支持基于IEC61850的网络化控制;基于信息交互,支持多参量聚合的智能控制;状态可视化:支持运行可靠性状态、控制可靠性状态、负载能力状态的就地分析;满足监控、调度、生产之信息需求;功能一体化:传感器与高压设备的一体化;互感器与变压器、GIS、断路器等的一体化;传统一次与二次的一体化;信息互动化:智能组件内部各IED、MU、监测IED、保护IED之间的信息互动;智能组件与站监控系统的信息互动;智能组件与调度远动的信息互动;智能组件与PMIS的信息互动;智能变压器综合诊断系统根据各IED信息对变压器故障进行诊断,或对变压器整体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及时确定变压器的健康状态并将评估结果上送,供决策者做出正确判断。智能变压器综合诊断系统整合了传统变压器的在线监测、控制等功能,并在变压器智能组件上实现。变压器智能组件通过DLT860方式接入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系统,实现站内数据共享和互操作功能,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网络EMS变电站监控系统站控层网络四方特变保护测控装置变电站网络PMS非电量保护IED冷却器控制IED有载调压IED监测功能组主IED油色谱IEDIED光纤测温IED铁芯接地IED变压器测量IED合并单元过程层网络变压器智能组件四方特变智能终端安全一区安全三区变电站变压器智能组件系统结构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标准和规范CSC1700系列变压器智能组件满足表智能组件及其IED需要满足的主要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GB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DL663220kV-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DLT478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769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1075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QGDW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410-2010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QGDW430-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QGDW616-2011基于DLT860标准的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应用规范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变压器智能组件31智能组件整体配置如图所示,在常规变电站中,变压器本体的信号通过电缆方式连接至安装在继电器室内的主变测控以及非电量保护装置等,而变压器监测类产品,如油色谱装置、局放监测装置等均独立设置,冷却器控制系统往往由独立于变电站合自动化系统的PLC来完成;这样的方式带来的问题是,主变本体至各设备之间需要敷设大量的电缆,且终点是不同的,并且各功能设备之间缺乏横向的联系,控制量的发出与完成是基于各设备自身的算法与逻辑的; 完整的智能变压器的智能组件系统则涵盖了保护、测量、控制、监测、计量等一系列功能,且该系统可以一体化设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各功能 IED 可以统一布置在智能组件内, 就近安装于主变附近, 取消了主变至控制室的电缆敷设而代之以光缆和短电缆, 见图 所示;另外一个方面,智能组件系统内的 IED 可以基于 DLT860 标准实现设备互操作,并且与变 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站控层及过程层实现连接,各 IED 可以依托网络从变电站的海量数 据中读取与变压器相关的各类熟数据,从而真正实现变压器的状态监测与智能化控制。 光纤绕组 测温 局部放 电监测 冷却器控 制PLC 铁芯接地 电流监测 长电缆 主变测控 主变保护 油色谱在线分析 常规变压器测控与监测设备布置方式变压器智能组件包括智能组件柜和站控层综合诊断软件,智能组件各 IED 通过站控层 交换机和过程层交换机连接,柜内所有 IED 均接入柜内过程层交换机,实现组件柜内的信 息共享。综合诊断系统位于站控层,通过站控层交换机和组件柜连接。 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 站控层网络控制参量测量 IED 冷却装置控制 IED 过程层网络 OLTC IED 监测主 IED 局部放电监测 IED 铁芯接地电流 IED 光纤绕组测温 IED DGA IED 非电量保护装置 合并单元 监测 功能组 主变智能组件柜 站控层网络 过程层网络 监控后台系统 短电缆、通讯 电缆、油管等 监测后台系统 注:此图仅为示意,智能组件柜的尺寸应根据所安装设备的数量进行调整 智能变压器智能组件系统示意对于该工程,建议按照表 智能组件系统供货范围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品牌 智能组件柜柜体定制 双层不锈钢户外柜,可以选择配置空调 或者热交换器 四方特变电工 测量IED CSC-173A 有载开关控制IED CSC-172C(可将该功能 集成在测量 IED 冷却器系统控制IED CSC-172D 监测功能组主IED CSC-1710 局部放电监测IED CSC-171M 油中溶解气体监测IED(色谱法, 光纤绕组测温IED4 通道或 通道CSC-171C 非电量保护IED CSC336_E 10 合并单元 MU CSN-15B接入主变中性 点零序互感器 11铁芯接地电流传感器 FJL-3 12 交换机 变压器测量IED CSC-173A 冷却器控制 IED CSC-172D 有载调压 IED CSC-172C 主IED CSC-1710 光纤绕组测温 IED 局部放电检测 IED 过程层交换机 站控层交换机 户外柜 GOOSE MMS 油中溶解气体 IED 综合诊断系统 检测功 非电量保护点对点 组网 智能组件设备配置图监测功能组内各 IED 不直接接入站控层网络,通过监测功能组主 IED 汇总后接入站控 层网络。 32 变压器测量 IED 变压器测量 IED 性能参数如表 变压器测量IED 性能参数表 工作温度范围 -20~+70 贮存温度范围 -40~+85 防护等级 IP40 电气参数 110V-220V 宽范围输入 ,-30%Ue~+40%Ue安装方式 嵌入式安装、后插拔 机箱尺寸 4U、19 英寸 电磁兼容 10 EMC指标全部最高级 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 通信方式支持 MMS 、GOOSE 服务、支持虚端子配置 传感器接口 通用开入、 4-20mA、Pt100、RS-485 变压器测量 IED 测量参量如表 变压器测量IED 性能参数表 被测参量 单位 传感器接口 数量 精度要求 主油箱顶层油温 气体聚集量开入开关量 通用开入 差错气体聚集量 mL 4-20mA 15%主油箱油位开入 开关量 通用开入 差错主油箱油位 cm 4-20mA 1cm变压器油压 MPa(与初始值之差) 4-20mA 5%铁心接地电流 mA 4-20mA 25%环境温度 变压器测量IED 信息流方案如下图 变压器测量IED 信息流方案 33 有载调压 IED 有载调压 IED 性能参数如表 有载调压IED 性能参数表 工作温度范围 -20~+70 贮存温度范围 -40~+85 防护等级 IP40 电气参数 110V-220V 宽范围输入 ,-30%Ue~+40%Ue安装方式 嵌入式安装、后插拔 机箱尺寸 4U、19 英寸 电磁兼容 10 EMC指标全部最高级 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 通信方式支持 MMS 、GOOSE 服务、支持虚端子配置 传感器接口 通用开入、 4-20mA、Pt100、RS-485 档位接口 8421 码、BCD 码、模拟量 有载调压开关的智能控制由有载调压 IED 实现,有载调压 IED 具备 MMS GOOSE接口,可接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变压器调压策略涉及全网无功分配, 一般在变电站自动化 系统实现。有载调压 IED 可在就地和远方进行控制操作,并能返回位置、状态等信息。有 载调压 IED 控制指令和返回状态量如表 控制指令和返回状态量信号类型 描述 不确定度 控制指令 有载分接开关启动准备,开关量 零差错 上调一档,开关量 零差错 下调一档,开关量 零差错 紧急停止,开关量 零差错 开关退出运行,开关量 零差错 返回状态量 有载开关当前位置,开关量或模拟量 零差错 最高档位,开关量 零差错 最低档位,开关量 零差错 操作机构拒动,开关量 零差错 操作机构电源故障,开关量 零差错 就地远方操作,开关量 零差错 有载调压 IED 从站控层网络或过程层网络获取调压控制指令,向有载调压开关控制器 发出调节指令。有载调压 IED 从有载调压开关控制器获取档位和调压开关异常状态(如电 源故障、拒动)等信息,并发送至站控层网络或过程层网络。 变压器测量 IED 信息流方案如下图 变压器有载调压IED 信息流方案 34 冷却器控制 IED 冷却器控制 IED 性能参数如表 所示: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 冷却器控制IED 性能参数表 工作温度范围 -20~+70 贮存温度范围 -40~+85 防护等级 IP40 电气参数 110V-220V 宽范围输入 ,-30%Ue~+40%Ue安装方式 嵌入式安装、后插拔 机箱尺寸 4U、19 英寸 电磁兼容 10 EMC指标全部最高级 通信方式 支持 MMS 、GOOSE 服务、支持虚端子配置 传感器接口 通用开入、 4-20mA、Pt100、RS-485 冷却器控制 IED 输入输出如表 控制指令和返回状态量信号类型 描述 不确定度 控制指令 冷却系统启动 零差错 投入一组冷却装置 零差错 切除一组冷却装置 零差错 冷却装置全部投入 零差错 冷却装置全部切除 零差错 冷却系统退出运行 零差错 返回状态量 冷却系统启动成功或失败 零差错 一组冷却装置投入成功 零差错 一组冷却装置切除成功 零差错 油泵状态(正常、故障) 零差错 各组冷却装置状态(正常、故障) 零差错 冷却装置电源状态(正常、故障) 零差错 冷却装置控制方式(自动、手动) 零差错 油流状态 (正常、故障) 零差错 冷却器控制 IED 数据模型根据 DLT860 原则统一建模,通过 DLT860 接入站控层网络 和过程层网络。冷却器控制 IED 以事件驱动的方式报送冷却装置的运行状态,包括油泵 运行状态(运行、停止)、油泵 设备状态(正常、缺陷)、风机组 运行状态(运行、停止)、 风机组 设备状态(正常、故障)、油流继电器 设备状态(正常、故障)、油泵 运行状态(运行、停止) 、油泵 设备状态(正常、缺陷)、风机组 运行状态(运行、停止)、风机 设备状态(正常、故障)、油流继电器 冷却器控制IED 信息流方案如图 所示: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 冷却器控制IED 信息流方案 冷却器控制 IED 可替代风冷控制柜内的 PLC 装置,但由于 IED 设备间通讯以及一体化 设计的需要,冷却器控制 IED 不便安装于风冷控制柜内,为方便现场施工以及维护工作, 可在工程应用中采用如下方式, 即采用在风冷柜内安装扩展 IED的逻辑,实现冷却器控制装置的智能控制,见图 冷却器控制IED 功能方案图 如果用户希望保留冷却器控制PLC,也可以使用两套控制系统作为过渡方案,其原则 是在任一时刻只有一套系统投入使用,推荐正常使用时采用冷却器控制 IED 的智能控制方 式,当有需要时,也可选择传统的 PLC 控制方式,具体实现方式为:主变油温控制器提供 双套不同公共端冷却器控制信号,一套用于 PLC 控制冷却器的起停,另一套用于智能组件 控制器。冷却器控制箱内加装 QK 转换手把,实现三档控制:自动、手动、远方,其中自动 和手动功能在冷却器控制箱内实现; 远方功能由变压器智能组件完成。 过负荷启动主变风冷 等功能由冷却器控制 IED 通过过程层网络获取数据从而实现智能控制,见图 10 所示。 冷却器控制 IED 智能组件柜 IO扩展单元 风冷柜 IO扩展单元 IO扩展单元 变压器端子箱 Modbus RS485 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 继电器回路控制 自动 QK 把手状态 投入运行 手动 保留传统继电器 模式 远方 IED 控制 10冷却器控制 IED 功能方案图 35监测功能组主 IED 监测功能组主 IED 性能参数如表 监测功能组主IED 性能参数表 工作温度范围 -25~+55 贮存温度范围 -40~+75 防护等级 IP40 电气参数 110V-220V 宽范围输入 ,不大于30W 安装方式 嵌入式安装 机箱尺寸 2U、19 英寸 通信方式 支持 MMS 服务 10监测功能组主 IED 电磁兼容参数表 电磁兼容检验项目 电磁兼容检验标准 满足等级 振荡波抗扰度 GBT 151531-1998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GBT 176264-2008 静电放电抗扰度GBT 151521-1998 8KV 接触放电 工频磁场抗扰度GBT 176268-2006 脉冲磁场抗扰度GBT 176269-1998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GBT 1762610-1998 浪涌抗扰度GBT 151531-1998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GBT 151531-1998 500ms,100%跌落 监测功能组主 IED 是智能变压器组件中在线评估、多状态数据汇总的核心部件,该设 备从组件柜内部网络获取变压器的各类监测信息,根据统一格式对各 IED 的监测数据进行 汇总与重组,将结果按照 DLT 860 通信标准上送至站控层网络,并对变压器运行状况和故 障进行综合诊断。 监测功能组主 IED 同时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功能,与柜内设备通信时,监测功能组主 IED 是客户端;与站控层设备通信时,监测功能组主 IED 是服务器。监测功能组主 IED 面支持DLT 860 定义的各项服务,根据接入的功能 IED 不同按照 DLT 860 通信标准建立 通信模型。 变压器监测类 IED 信息流方案如图 11 所示: 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 11变压器监测类 IED 信息流方案 36 局部放电监测 IED 本工程采用法兰安装的内置式 UHF 传感器,UHF 传感器与变压器本体进行一体化设计, 由变压器厂家在变压器本体上选择适当位置安装 一般采用一个传感器,安装在放油阀处 在出厂时同变压器一起完成出厂试验。传感器上有明显的设备安全标识,符合GB 2894 相关规定,所有金属部分有防锈蚀措施,满足户外使用的防雨、防尘等可靠性要求。变压器局部放电监测可选择的传感器类型包括内置 UHF 传感器(本工程采用)、脉冲电 流传感器和超声传感器,其技术指标如表 11 所示: 11变压器局部放电监测传感器技术指标 测量方法 测量频带 测量范围 内置 UHF 传感器 300MHz ~15GHz(频带可选) 10pC~10000pC 脉冲电流法传感器 40kHz ~100MHz (频带可选) 50pC~10000pC 超声传感器 20kHz ~230kHz(频带可选) 100pC~10000pC 局部放电监测 IED 采集局部放电信号,并根据当前放电信号强度、趋势等信息,对是 否存在放电性缺陷以及严重程度做出定量评估,向监测功能组主 IED 发送故障几率、故障 时间等结果信息。 局部放电监测 IED 以连续 50 个工频周期的测量数据为依据,计算放电强度、放电频率 (超过最小可测量的频次,次 秒)、放电时间等参量。装置内部具备标准的模型文件,通过 IEC61850 客户 服务器方式向监测功能组主 IED 传输监测参量。 局部放电监测 IED 定期向监 测功能组主 IED 主动报送监测结果,故障几率每增大 5%立即主动上送报文一次。 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 12局放传感器 IED 现场安装图 37 光纤绕组测温 IED 光纤绕组测温是在变压器绕组热点上安装温度传感光纤, 通过光纤传感器的温度特性直 接采集变压器热点的温度。光纤传感器的原理有荧光光纤传感器和半导晶体光纤传感器。 荧光光纤传感器利用的是磷光物质的荧光衰减原理, 选用四价锰离子激发的氟锗酸镁作 为传感器材料,该材料具有耐高温、性能稳定等优点。磷光物质在 LED 光脉冲作用下会被 激发,激发物质发出不同波长的衰减光, 衰减光的衰减周期和磷光物质温度有对应关系, 衰减光的衰减周期进行测量后,可将衰减周期转换为温度量。半导晶体光纤传感器使用的传感材料是砷化镓( GaAs)晶体。光源发出的多重波长白 光通过光纤传导到光纤末端的砷化镓晶体上, 砷化镓晶体吸收部分波长的光, 同时将波长不 能被吸收的光反射回来。通过检测反射光的频谱,可以换算出相应的温度值。 光纤绕组测温 IED 支持以上两种原理的测温方式,但在同一台 IED 中仅能选择其中一 种原理;光纤测温的通道数推荐使用 13光纤绕组测温传感器及安装图 38 油中溶解气体 IED 油色谱及微水监测系统实现变压器绝缘油中气体的在线检测功能。 油色谱及微水监测系统进、 出油管路预留法兰, 能在变压器不停电条件下进行维护, 不降低变压器本身的密封性能。监测系统能承受变压器本体油压, 无渗漏油现象。 油气分离 方式不存在将外部气体带入变压器本体的风险,且不消耗、不污染变压器绝缘油。 色谱法监测的气体包括 H2、CO、CH4、C2H4 、C2H2 、C2H6,可扩展 CO2 H2O。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 监测IED 应具有故障自检和远程维护功能,技术指标详见下表。 12油中溶解气体监测 IED(色谱法)技术指标 特征气体 最小可检量 测量范围 H2 10μL C2H205μLL 0~100 CO50μLL 0~2000 CO250μLL 0~10000 H2O2%RH 2%~100%RH 色谱法根据所测组分浓度分析判断变压器的运行状况。 当所测组分浓度或组分浓度的增 长率异常时,根据 GBT 7252 及制造商积累的经验,每 24 小时将“故障模式(放电、过热、 受潮)、故障几率、时间标识”的轻量级结果信息及“设备唯一标识、 H2(μLL )、CO(μ )、时间标识”的统一格式数据向监测功能组主 IED 报送。故障几率每增大 5%立即主动上送报文一次。 色谱法数据模型按照 DLT860 原则进行建模, 与监测功能组主 IED 的通信采用 DLT860 通信协议。油中溶解气体监测 IED 将轻量级的结果信息和统一格式测量数据采用 REPORT 服务传输至监测功能组主 IED。深度分析所需数据文件在请求时通过文件服务传送至监测功 IED。39 综合诊断系统 综合诊断系统集成了传感器、监测、 通讯、诊断等技术,对变压器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 诊断和状态评估。 综合诊断系统可以对各个传感器上传的数据进行单项诊断分析和综合诊断 分析,也可以根据各功能 IED 上传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综合评估变压器的整体 运行状态及故障类型, 将变压器当前的状态提示给决策者, 供决策者做出正确判断。 综合诊 断系统为用户提供实时数据监控、 历史数据查询等多种功能, 方便用户了解、 掌握变压器的 当前运行状态和历史状态。 综合诊断系统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灵活配置监测项和诊断项。 (1)综合诊断系统介绍 综合诊断就是采用先进的智能算法, 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 对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诊 断,给运行维护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a)专家诊断 综合诊断系统中保存了知识库、 案例库和专家建议库, 并采用了广泛应用且非常成熟的 BP 神经网络算法,对各功能 IED 的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分析,评估变压器当前的运行状态, 给出相应的诊断结果。综合诊断系统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和经验,判断诊断结果是否正常, 如果诊断出变压器存在故障, 综合诊断系统自动调用案例库中的案例, 给出专家诊断、 维修 建议,供用户决策参考。 b)风险评估 综合诊断系统根据诊断结果和各监测项对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参照《 QGDW 169-2008 油浸式变压器状态评价导则》 ,通过加权打分的方式对变压器状态进行风险评估, 结果以分值的形式显示。变压器正常状态为 100%,随着变压器状态的恶化,百分比值逐渐 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 减小。综合诊断系统通过差分算法,对故障趋势进行分析评估, 使运行维护人员对故障趋势 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c)变压器剩余寿命评估 综合诊断系统根据变压器运行的状况, 绕组温度和设计寿命, 通过老化率计算变压器的 剩余寿命,供用户参考。 (2)其他辅助功能 a)用户管理:用户管理功能可以对使用综合诊断系统的用户进行权限管理,包括帐号 管理、角色管理、权限设置等功能; b)典型案例管理:将现场变压器已有明确检查结果的案例,输入到数据库中保存,形 成典型案例库; c)阈值设置:在综合诊断系统正式投运之前,需要设置初始的诊断阈值;在综合诊断 系统投入运行后, 用户可以根据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综合诊断系统的诊断情况对阈值进 行修改; d)日志管理:在智能变压器综合诊断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记录各种事件,以备后期 的查询; e)数据库备份:当数据库中的数据达到一定数量后,根据实际情况清理历史数据,释 放一定量的空间, 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并做好数据库的定期备份, 以便在数据库发生灾 难时能够恢复。数据库可保存至少一年以上的历史数据; f)历史数据查询:通过此功能用户可查询综合诊断系统各个监测量的历史数据以及早 期故障诊断结果、报警信息、设置的阀值数据等信息。 (3)综合诊断系统优点 a)安全可靠性 采用模块化设计、 设备冗余设计、 标准测试等技术手段, 确保综合诊断系统的安全可靠; 综合诊断系统完成对变压器运行状况的监视和诊断功能, 不对变压器和电网的运行造成任何 影响。 b)稳定性 综合诊断系统经过长期的专业的软件测试,其运行非常稳定。 c)可扩展性、可裁剪性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迅猛发展, 未来可能出现新的监测参量, 综合诊断系统需要兼容这些 新增参量, 可手动增加监测量和传感器数目。 综合诊断系统具有可裁剪性, 可以根据工程实 际配置的传感器数目进行增加和删减操作。 智能组件柜41 智能组件柜为落地式双层、前后开门结构,采用19 英寸标准机箱的安装方式。柜体外 壳采用不锈钢 304 钢板,防护等级 IP55,柜体可靠接地。组件柜预留距底部 300mm 电缆进 线安装空间,各功能 IED 分别采用独立的机箱。智能柜体的尺寸根据安装的 IED 数量不同 而有所不同,现场安装效果大体如图 14 所示。一般情况下,智能组件柜的高度为 1900mm 左右,单仓柜宽度约为 850mm,双仓柜的宽度约为 1600mm,三仓柜的宽度约为 2200mm, 从现场安装以及日后维护的便捷性方面考虑, 建议在工程应用中配置单仓或者双仓柜, 由于 油色谱装置安装的特殊性,可将油色谱装置单独安装。 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 14已投运某工程主变智能组件柜现场照片 柜内配备温湿度调节装置、 照明装置、 插座等设备, 可根据用户需求选配空调或热交换 器,确保柜内所有智能组件和电器元件长期可靠运行。柜内配线颜色标识要求见下表: 13智能组件柜内配线标识 颜色DC 正极 褐色 DC 负极 蓝色 AC L1 黄色AC L2 绿色AC L3 红色智能组件柜内的所有接线端子采用进口端子, 每个端子均有标记牌, 对外引接端子最小 能够压接 6mm 铜芯线,每个端子仅允许压接 根导线,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各线之间加空端子隔离。柜内预留 10%备用接线端子,方便日后组件扩展使用。智能组件柜内的端子按 照“功能分段”的原则分别设置,如交流回路、直流回路,辅助触点及报警回路等。控制柜 内应含光纤配线架,接入光纤或光缆。 42 电源 智能组件柜内采用直流电源供电,引自直流电源系统。电源容量按 12 倍智能组件最大 功率考虑。柜内设置直流母线%备用接线端子,方便日后组件扩展使用。 智能组件柜内的总电源及每台 IED 的电源进线侧单独配置微型断路器,断路器为进口 产品,其脱扣电流与直流电源屏的上级断路器有可靠的级差配合。 智能组件柜内需提供 AC 220V 电源,容量满足柜内加热、除湿或空调装置等的工作电 源需要。柜内配置 AC 220V 交流插座,便于设备调试使用。柜内电源具有防雷措施。 如集成保护装置且采用双重化配置,第二套保护装置由第二套独立直流电源供电。 智能变压器技术方案 智能组件试验51 出厂试验 各类IED 按照技术要求通过型式试验检测; IED按照调试方法和调试记录完成单装置调试; IED通过 72h 高温烤机试验; 各工程IED 按照供货需求完成厂内联调工作。 52 现场试验 智能组件各IED 功能调试。各 IED 应独立或在可独立工作的模拟环境下,根据各 IED 的功能,完成功能检测和测量不确定度抽检; 变压器与智能组件的整体调试。要求智能组件内各IED 之间的信息传输和配合正 常;相关 IED 与变压器本体的传感器、控制器 执行器的信息传输和配合正常;相关 IED 所有安装于变压器内部和外部的传感器,都将在变压器本体试验之前安装完毕, 试验详细记载测试数据的正式试验报告,诊断数据和本体出厂试验数据会同时形成 正式的报告。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