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变电站 - 豆丁网
发布时间:2022-10-04 08:41:46

  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智能变电站,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技术,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变电站仿真系统,变电站仿真软件,智能电网,刘振亚,毕天姝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简介智能变电站主要包括智能高压设备和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两部分。智能高压设备主要包括智能变压器、智能高压开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等。智能变压器与控制系统依靠通信光纤相连,可及时掌握变压器状态参数和运行数据。当运行方式发生改变时,设备根据系统的电压、功率情况,决定是否调节分接头;当设备出现问题时,会发出预警并提供状态参数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行管理成本,减少隐患,提高变压器运行可靠性。智能高压开关设备是具有较高性能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有电子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具有监测和诊断功能。电子式互感器是指纯光纤互感器、磁光玻璃互感器等,可有效克服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的缺点。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功能有两个,一是系统横向信息共享,主要表现为管理系统中各种上层应用对信息获得的统一化;二是系统纵向信息的标准化,主要表现为各层对其上层应用支撑的透明化。[1]智能即为人性化,就是把变电站做成像人在调节一样,当低压负荷量增加时变电站送出满足增加负荷量的电量,当低压负荷量减小时,变电站送出电量随之减少,确保节省能源。智能变电站,分为过程层(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过程层(设备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间隔层设备一般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实现使用一个间隔的数据并且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通信。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的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优点1、智能变电站能实现很好的低碳环保效果在智能变电站中,传统的电缆接线不再被工程所应用,取而代之的是光纤电缆,在各类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了高集成度且功耗低的电子元件,此外,传统的充油式互感器也没有逃脱被淘汰的命运,电子式互感器将其取而代之。不管是各种设备还是接线手段的改善,都有效的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浪费,不但降低了成本,也切实的降低了变电站内部的电磁、辐射等污染对人们和环境形成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环境的质量,实现了变电站性能的优化,使之对环境保护的能力更加显著。2、智能变电站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智能变电站的工作特性和负担的职责,使其必须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它负责的电网运行的数据统计工作,就要求他必须具有向电网回馈安全可靠、准确细致的信息功能。智能变电站在实现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功能之后,不但可以将这些信息在内部共享,还可以将其和网内更复杂、高级的系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智能电网的互动性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3、智能变电站可靠性特点客户对电能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可靠性,智能变电站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在满足了客户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电网的高质量运行。因为变电站是一个系统的存在,容易出现牵一发动全身的现象,所以变电站自身和内部的所有设施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这样的特性也就要求变电站需要具有检测、管理故障的功能,只有具有该功能才可以有效地预防变电站故障的出现,并在故障出现之后能够快速的对其进行处理,使变电站中的工作状况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发展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渗透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各个环节。在上述这些环节中,智能变电站无疑是最核心的一环。智能变电站由数字化变电站演变而来,经过4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日臻完善。相比较其它环节,智能变电站已经达到了可以大规模进行推广的条件。智能变电站主要由设备层、系统层组成,与传统变电站最大差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次设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以及二次设备网络化。2011年以后所有新建变电站全面按照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建设,并且重点对枢纽及中心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根据国网的规划未来我国智能变电站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第一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46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28座;第二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8000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50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48座;第三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77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44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60按照国家电网“十二五”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在“十二五”前期,新建智能变电站进度保持较快增速,在后期,智能变电站改造占比将逐步提升。《中国智能变电站行业市场前瞻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显示,截至到2013年第六批招标,智能变电站招标量已经达到约3600座,招标量与规划预期基本相符,但是近几批智能变电站招标比例较前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前期国家电网推进的智能变电站运行效果为达到预期;智能变电站制造成本降低速度较慢,造价依然较高;国家电网正在积极推进第二代智能变电站试点新项目,预计会放缓现有智能变电站建设进度以及降低智能变电站招标比例。随着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逐步投入运营,智能变电站招标比例将继续提升,建设进度将不断加快。相关术语编辑1、术语和定义GBT290015、GBT290050、GBT290057、DLT8601和DLT8602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11智能变电站smartsubstation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12智能组件intelligentcombination对一次设备进行测量、控制、保护、计量、检测等一个或多个二次设备的集合。13测量单元measurementunit实现对一次设备各类信息采集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14控制单元controlunit接收、执行指令,反馈执行信息,实现对一次设备控制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15保护单元protectionunit实现对一次设备保护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16计量单元meteringunit实现电能量计量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17状态监测单元detectingunit实现对一次设备状态监测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18智能设备intelligentequipment一次设备与其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两者共同组成一台(套)完整的智能设备。19全景数据panoramicdata反映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的稳态、暂态、动态数据以及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图像等的 数据的集合。 110 顺序控制 sequence control 发出整批指令,由系统根据设备状态信息变化情况判断每步操作是否到位,确认到位后 自动执行下一指令,直至执行完所有指令。 111 站域控制substation area control 通过对变电站内信息的分布协同利用或集中处理判断,实现站内自动控制功能的装置或 系统。 112 站域保护substation area protection 一种基于变电站统一采集的实时信息,以集中分析或分布协同方式判定故障,自动调整 动作决策的继电保护。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采用了隔离式断路器等新型一次设备,优化主接线设计和总平面布局, 节省占地面积;采用智能电力变压器等一次设备,近期集成了状态检测传感器和智能组件, 远期可进一步集成电子互感器,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采用稳定可靠的电子互感器技术,解决了电子互感器的长期运行稳定可靠性不足以及抗 干扰能力较差等问题,提高电子互感器的应用成熟度,实现电压、电流采样的源端数字化, 提升智能变电站数字化水平,保障电网可靠运行。 采用就地化装置,解决环境、电磁干扰等对保护装置的影响,减少了数据传输环节,提 高就地装置的运行可靠性;采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整合型测控装置,简化了二 次电缆布线,全站集成化水平大幅提升。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应用取得突破,实现站域后备 保护和站域智能控制策略,突破了间隔化保护控制的局限性,拓展了变电站的智能化应用。 构建一体化监控系统,深化信息综合分析、智能告警、一键式顺控等高级应用功能,解 决目前存在的系统功能分散、集成度低、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提升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集成 化和智能化水平。 采用数据通信网关机,提供面向主站的实时数据服务和远程数据浏览,满足主厂站信息 交互的“告警直传、远程浏览、数据优化、认证安全”的新要求,支撑调控一体化的业务需 采用基于虚拟装置、数字化工具的一体化监控集成调试环境,大大简化调试工作量,缩短变电站建设调试周期。采用全站运行状态监测和远程可视化技术,通过数字化工具简化变 电站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量,提高智能变电站运维的便利性。 总体上,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采用集成化智能设备和一体化业务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 一体化供货、一体化调试模式,实现“占地少、造价省、可靠性高”的目标,打造“系统高 度集成、结构布局合理、装备先进适用、经济节能环保、支撑调控一体”新一代智能变电站。 技术特点编辑 体系结构 智能变电站系统分为3 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过程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 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 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根据国网相关导则、规范的要求,保护应直接采样, 对于单间隔的保护应直接跳闸,涉及多间隔的保护母线;宜直接跳闸。 智能组件是灵活配置的物理设备,可包含测量单元、控制单元、保护单元、计量单元、 状态监测单元中的一个或几个。 间隔层设备一般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等二次设备,实现使用一个间隔 的数据并且作用于该问隔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 通信。 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面向全站 或一个以上~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 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 站控层功能应高度集成,可在一台计算机或嵌入式装置实现,也可分布在多台计算机或 嵌入式装置中。 智能一次设备 高压设备是电网的基本单元,高压设备智能化或称智能设备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区别传统电网的主要标志之一。利用传感器对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进而实现电网设备可观测、可控制和自动化是智能设备的核心任务和目标。《高压开关设备 智能化技术条件》、《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智能化技术条件》对~次设备智能化做了相关规定。 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可进行功能一体化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将传感器 执行器与高压设备或其部件进行一体化设计,以达到特定的监测或,u控制目的; 互感器与变压器、断路器等高压设备进行一体化设计,以减少变电站占地面积;在智能 组件中,将相关测量、控制、计量、监测、保护进行一体化融合设计,实现一、二次设备的 融合。 智能设备与顺序控制 实现智能化的高压设备操作宜采用顺序控制,满足无人值班及区域监控中心站管理模式 的要求;可接收执行监控中心、调度中心和当地后台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经安全校核正确 后自动完成符合相关运行方式变化要求的设备控制,即应能自动生成不同的主接线和不同的 运行方式下的典型操作票; 自动投退保护软压板;当设备出现紧急缺陷时,具备急停功能。 建设原则编辑 1、充分体现数字化设计理念 11 一次设备智能化和二次设备网络化。 12 使变电站的整体设计、建设、运行成本降低 2、一次设备智能化主要体现在电子式互感器和智能断路器的应用。21 有效地减少变电站占地面积和电磁式CT 饱和问题。 22 应用合并器解决数据采集设备重复问题。 23 利用网络替代二次电缆,有效解决二次电缆交直流串扰问题,并简化了施工。 24 敞开式断路器:灭弧能量I2t 监测、隔离刀闸测温、在线、二次设备网络化主要体现在系统结构的三层两网。 31 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 32 站控层和间隔层以基于IEC61850 标准的互联互操作为重心,实现数据共享。 33 过程层以可靠性和稳定性为首要设计原则。 4、高级应用:集约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自动化功能。 41 保护测控集成优化。 42 在线 程序化控制与系统联锁。 44 设备状态监测及检修 45 事故异常专家分析系统 46 智能检测及控制物联网 47 无人巡视支撑平台 技术原则编辑 1、智能变电站智能设备 11 具有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等主要技术特征。 12 符合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的工业化应用要求。 2、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及建设。 21 应按照DLT 1092 三道防线 三级安全稳定标准。 23 满足GBT 14285 继电保护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的要求。 3、智能变电站的测量、控制、保护等装置应满足GBT 14285、DLT 769、DLT 478、GBT 13729 的相关要求,后台监控功能应参考DLT 5149 的相关要求。 4、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与系统应符合DLT 860 标准。 重点技术编辑 1、智能变电站中分布式电源的引用 智能变电站将分布式电源引入进来,能够增强智能电网的安全灵活性,在运行效率上也 有显著的提升,此外,在配电系统中也改变了单项潮流网络的存在,使其从单向电源辐射的 网络转变成为一个多源型的网络。原来的变电站内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行为的出现都是针对单 项潮流网络的,现在单项潮流网络转变为多元型网络将会使以前的保护行为和保护措施变得 不再安全可靠。根据这种转变,接入分布式电源后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作用提出更大的 挑战。 智能变电站中硬件的集成技术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网硬件系统中开始有了描述语言的硬件,描述语言 的硬件的出现使智能变电站在设计应用上有了集成、自动以及模型化的特点。以上特点使得 硬件系统中出现了功能全面的模块化的规划,能够将一些不同的逻辑问题固化到智能变电站 内部的设备上,由软件的控制到达硬件的应用。从而确保了设计应用的准确、可靠,同时也 解决了信息传送中的关键问题。 3、智能变电站中软件的构件技术 智能变电中的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相辅相成,两者形成完美的协作。软件系统是保证智 能变电站正常运行的灵魂和钥匙,其不但能够实现信息控制和监控功能,还可以将相量测量 单元PMU、录波等功能进行集成 ,这就完成了变电站内部的区域疾控、在线状态监督、 远程操作等高级功能。对于保证日益庞大和复杂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自动化程度 具有深远意义。 生存的优势编辑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变电领域的发展重点是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对 智能电网的建设将起到先驱作用。 智能变电站的主要优势: 模拟量输入回路和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都被通信网络所取代,二次设备硬件系统大为简化 可观测性和可控性增强,产生新型应用:如状态监测、站域保护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进了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交换机等新装置; 采用了IEC 61850 标准、IEEE 1588 新标;其中继电保护系统、通信网络结新体系结;同时研发了一些新功能。 而智能变电站本质优点主要体现在:过程设备数字化,主要为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 智能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主要为IEC 61850 标及网络通信技术。 变电设备智能状态监测技术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根据其现状及特点,有以下建议: 1将成熟的监测技术引入电网一次设备,提高智能一次设备的监测有效性和准确性。 智能一次设备已成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只有进一步提高智能一次设备实用性,才能保证其良 性发展。 2促进智能一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与传统二次技术的融合,真正实现测、计、控、检、 保五大功能与一体,其信息共享畅通、功能融合良好、运行操作可靠。 3进一步开发智能一次设备的综合分析系统,实现状态评价、寿命预估、故障诊断的 高级应用功能。使得智能组件的设备状态综合评价结果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4加强智能设备入网的检测、检定工作。智能设备尚处于发展阶段,产品 不成熟,只有建立健全入网检测、检定工作,将该工作体系化、常态化、标准化、 专业化,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切实提高一次设备智能化水平。 下面是赠送的两篇散文欣赏,可以仔细阅读,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脚下的时光 不知走过多少地方,不知看过多少风景,不知听说过多少轶事; 不知经历过多少岁月,不知邂逅过多少良人,不知变换过多少心情; 不知理想的未知是否在前路等待 题记:蒲公英 悠悠岁月,时间苍苍! 文章阅读网:在这繁花似锦的青葱岁月里,我们不断的接受新鲜的美好事物,不断的享受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我们总是随大流的,去跟风一些前卫潮流的思想;然 而,很少有人去整理那些过往的断壁残垣! 我走过很多地方,但是同样的,我也有更多的地方没去过! 我渴望走遍地球上每一寸土地,我期许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人都善良! 从踏入社会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人应该是自由的;应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看自己喜欢的风景,爱自己喜欢的人;一切都那么单纯,完美! 然而,现实的世界告诉我;理想的丰满一定要遇到拥有相同理想的另一半! 我喜欢珠海,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我喜欢那里的天气,没有北方的寒冷;四 季如春的温度感觉非常惬意,不用担心换季带来的差异!走在市区的街道上,绿化 的花草树木被园丁修剪的井然有序;形态各异的花卉搭配得格外美观!尤其是除过 草之后的绿地,泥土的芬芳与绿草的清新扑鼻而来,有一种身处大草原的感觉,使 人心旷神怡!我时常一个人发呆,散步;看着过往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也时 常去繁华的街巷,拥挤的商业中心;感觉这才是生活,正因为世界有了这么多事物 的陪伴,才使我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喜悦! 珠海的夜,很美;到处灯红酒绿,一派歌舞升平的祥和;每当夜幕降临,才是 广东因有的生活的开始!溜冰场,酒吧,迪厅,大排档等等等等;我很庆幸在这里 认识了很多人,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也帮助了我很多;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 了同一个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年轻人;我们时常出去聚会,嗨皮;但等到散场后, 又回到了应有的孤寂!白天,可以去渔女,公园,九州城,免税店等等都是不错的 地方! 人常说,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代表;而我在这个曾经为之奋斗的地方,也 时常会想起曾经相识的人,走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有时候,听着当时的流行歌 曲,也会感伤;也会自嘲一笑;还有那公车到站的粤语提醒,还有那想见却永远没 见的人;一篇篇,一幕幕久久回荡在脑海;早晨的肠粉,中午的餐饭,下午的炒粉, 晚上的烧烤;好像味道还回味在口中一样!人,只有在对自己真诚的人的眼里,才 会感觉到亲切;而我,也着实喜欢这座城市带给我家一样的温暖感觉! 在这短暂而悠长的时光里,我成长了很多,也磨砺了很多;正是因为思想的成 熟,阅历的增长,我选择了离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的天地,新的开始,新的征 其实,无论走过多少地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中得到什么!知识!阅历!思想!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遇到挫折困苦,也难免会因为一些因素而错失 机缘! 不可能因为一时的艰难险阻而放弃将要来临的幸福! 也不可能因为一时的过失而自暴自弃颓废一生! 人,应该用豁达的心态来迎接下一秒的新鲜时光;而不是沉溺在上一秒的懊恼 当中! 每个人的路,都在自己的脚下;只有自己醒悟才能把未来的路走好,反之只会 让错误延续到未来,从而影响以后的健康生活! 即便曾经的时光再美好,那也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插曲;没必要去纠结当时 的愕然,愚昧!就像我,从来不对上一秒的事情产生情绪一样! 一切都是恬淡的样子,顺其自然比什么都好! 对于未来,只要真诚的去善待身边的所有;我相信,未来的时光,也该是你想 象的模样! 蒲公英 20151213 家乡的茶籽林 坐落在戴云山脉西麓的高才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山区丘陵满地尽是红壤土,非常适宜茶籽树的生长。高才坂 种植小果油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茶籽油之乡。 家乡高才坂,一年四季茶籽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村头的亭后坑、银珠垄、 赤土岭、牛脊崎,村尾的庵墘头、虎坪林、下淂,村庄对岸的牌匾山、坑里、墘头、 下坋、坑柄里等等,山坡上,山坳里,道路边,田边地头,屋后山边,漫山遍野到 处是一片连着一片的茶籽林。那里是我儿时与伙伴们捉迷藏、摘茶苞、采茶菇、捡 茶籽的地方。 每当春风拂来,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之后,唤醒沉睡了一个冬季的茶籽树林。 老茶树开始发出新枝,抽出嫩芽,嫩芽吐露出嫩红嫩红的叶片,转眼间,嫩红的叶 片又变成稚嫩的绿叶。整片茶籽林绿浪涛涛,层层叠叠,在家乡群山环抱的山腰上, 形成一道翠绿的屏障。清明节后,儿时的我常与伙伴们在嬉戏玩耍的同时,十分注 意寻找茶籽树梢上的“茶苞”,这是一种生长在茶籽树上的果实,果熟时表面会脱去 一层薄如蝉翼的白皮,淡绿色的形似胖胖的寿桃,中空,果瓤可以食用,果肉脆而 汁多,清甜爽口。“茶苞”是儿时伙伴们最喜欢的果实,从茶籽树上摘下,在袖口上 来回擦几下,脱去表层酥松的外皮,馋猫似地往嘴里塞,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大自然 恩赐的美食,这是我与伙伴们喜欢到茶籽林玩耍的原因之一。 秋季来临,茶籽树上挂满了青色中夹杂着褐色的茶籽果,茶树枝被压弯下垂, 这是村民一年的希望。全村的村民这时节荷锄上山为茶籽林锄草,将林地里各种杂 草锄掉,并填埋在茶籽树头下作为有机肥,锄后的茶籽林寸草不留。这是家乡当地 的传统习惯,很少采撷树上的油茶果,而是在锄得干干净净的林地上捡茶籽。村民 在锄草中,时常发现茶籽林里长的一种真菌——茶树菇,菇伞灰色如碗口大,菇腿 灰白色很长,采摘回家煮汤或煮米粉汤味道极其甜美。 清爽的秋风送来百花仙子的柔情蜜意,吹开了丹桂的花骨朵,让神州大地香气 四溢的同时,茶籽树也毫不犹豫地绽放自己的花朵,展示自己最妖艳的容貌,一夜 之间,漫山遍野的茶籽林中雪白的油茶花盛开了,白色花朵中间吐露出金黄色的花 蕊,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茶籽林变成一片白色的花海。成群的蜜蜂“嗡嗡嗡”在 花丛中飞来飞去,落在金黄色的花蕊中不知疲倦地采蜜,也为油茶花义务传授花粉, 为明年茶籽树挂果立下汗马功劳。儿时,我和伙伴们像一群快乐的小蜜蜂,一头扎 进茶籽林里,一边观赏着洁白娇艳的油茶花,一边折一根抽去内心的赤蕨杆当吸管, 插入金黄色的花蕊中,轻轻一吸,芬芳甜美、味道香醇的花蜜便进入口中。我们小 心翼翼地攀下茶树枝,如痴如醉地在一朵又一朵的油茶花中滋滋有声吮吸着花蜜, 比供销社卖的硬糖粒还要甜美十倍。 到了秋高气爽的秋末,山区空气相对干燥,白天依然烈日炎炎,可夜晚却出现 霜冻,昼夜温差很大。这时,茶籽树上的茶籽果由原来的青色转瞬间全部变成深褐 色,已经熟透的茶籽果一颗颗裂开大嘴,露出大嘴里油光发亮的油茶籽。阵阵秋风 送爽,茶籽树梢随风摇曳,催促油茶籽快快离开树梢,洒脱地坠落在村民锄得干干 净净的地板上,几天时间,茶树林的地面上便铺上一层深褐色的油茶籽。此时的茶 籽林沸腾了,满怀丰收喜悦的村民,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一起上山捡收油茶籽,大家 一边欢快地捡着,一边大声地说笑着,这边有母亲唤儿声,那边有青年男女对歌声, 茶籽林里飘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这笑声就像嘹亮的集合号角,将满地的油茶籽在 愉快的气氛中快速聚结起来,坚定果断地跟随村民进入农家大院。 油茶籽从开花、授粉、结果到成熟落地,经历了秋、冬、春、夏、秋五个季节 的阳光雨露,尽吸天然养分,天地精华,营养极高,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村民视 油茶籽为农家之宝,及时晒干,装筐储藏,等待冬闲之时送到榨油坊加工成金黄色 的茶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