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崇明岛建设智能电网综合集成示范”项目院士专家咨询会上,5位院士及上海电力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20余位专家,对《崇明岛全岛智能电网建设构想》的研究报告进行了专题咨询。
此前,作为温州智能化电网建设的示范工程,110千伏雪山变改造工程亦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温州电网由传统向智能化的转变。北京首座智能变电站也开工建设。
上述项目的共同背景是:在2009~2010年的研究和试点之后,国家电网从2011年起开始了智能电网的大规模建设。受此影响,该领域的亦热潮涌动。
清科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一季度,已有6家智能电网相关企业获得了总计超过2000万美元的风险。清科研究中心预计,这笔直接将大幅带动包括风投在内的其他资本进入,未来有关智能电网的将超过10万亿元。
在张义斌看来,智能电网对于我国的意义,除发展经济、解决就业、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外,还有很多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
比如,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电网,可以显著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解决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的问题。此外,还有助于促进大规模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电力企业高效运营和创新发展。
“坚强与智能是我国电网发展的两个基本要求,坚强网架与电网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是适应中国电网发展的必然选择。”张义斌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坚强”是基础,电网需要有坚强的网架结构、强大和安全可靠的电力输送和供应能力,满足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智能”是关键,将各种新技术高度融合,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明显,是满足电力服务多样化的必然趋势。
张义斌认为,在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现实电网发展水平下,没有坚强的电网网架,就无法实现电力的大范围优化配置,不能满足中东部负荷中心未来发展的电力需求,到时候即使电网智能化程度再高,电送不过来,一样要因电力供应不足出现拉闸限电。
智能电网是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各个领域的完整的智能化系统,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三大特征。
记者了解到,我国配电和用电的均落后于输电。国外的电网大概是电源的1.2倍左右,其中配电是输电的1倍多。相比之下,我国配电网的不足输电网的一半,其主要原因是配电网稳定性并不在国网的考核范围中。但是,在提升用电质量的驱动下,下阶段国网将向配电和用电延伸。
此外,变电智能化有望成为近期启动的环节。智能变电站是衔接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的关键,也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支撑,在技术和功能上能更好地满足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
“为支撑国家智能电网建成计划,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在全国建5000座智能变电站。”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有为表示,5000座智能变电站并非全部新建,部分还将采取原有及在建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
上海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由于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至2020年,智能变压器将新增总3500亿元、智能开关新增总2800亿元、新型互感器新增总900亿元。
尚普咨询发布的《2011~2016年中国智能调控变电站市场调查报告》亦显示,智能变电站作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未来10年变电领域智能化规模达到748亿元,占智能化总的19.5%。“十二五”期间,成套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光电互感器、故障录波及时间同步系统市场份额分别为333亿、136亿、76亿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电网智能化、信息化建设角度来看,下一阶段将主要集中于用电、变电和配电环节。从最近的私募股权和相关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的退出情况来看,资本市场更加青睐智能电表、载波通信以及电网自动化等细分领域市场。
智能电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中央政策的推动下,上海、江苏、广州等地区均将智能电网列入重点发展领域,其中江苏、上海分别发布《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2009-2012年)》、《上海推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对当地智能电网的发展作出了规划性指引。
然而,智能电网的过渡过程将是长期的。有专家指出,主张将现有的所有设备和系统立刻改进或更新,既不现实也不明智。智能电网支持逐步过渡和多种技术的长期共存。
张义斌则表示,国家层面具体的财政税收等扶植政策尚未出台,以及电价机制不完善、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等因素,均制约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此外,我国智能电网的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尚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亟待加大研究示范方面的投入。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